空港经济下的永清 呈现出几何级发展
空港一直以来被誉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引擎,而北京新空港更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北京新空港是京津冀的综合交通枢纽,将实现客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与全球的联络,航空通过航线网络把经济要素带到机场周边,促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
当今城市发展有多种模式,只有构建出自己的特色模式才能更好地发展。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正是充分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优劣势互补,推动形成大的世界级城市群,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正是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环京中小城市可谓是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现在,我们已然看到环京区域正在承接北京向外转移的部分职能,整个京津冀同心协力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交通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升级都在蓬勃发展,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已初步形成。可以说京津冀作为中国新一代城市群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增长极”。
北京第二机场的建设不仅带来了产业聚合,事实上,与机场相对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进行。永清城市规划院中明确了永清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定位,作为空港经济带动的城市,永清的发展未来也将以绿色、科技为主,永清规划方案显示,未来建成的新型城市,绿地覆盖面积将达到50%,并且依托河流资源,落地生态建设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2018年5月16日,在市住建委负责人的披露下,北京新机场各项工程将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7到9月进行相关设备调试,明年“十一”通航,势必加速空港经济圈的建设。同时,按照国家的批复,北京新空港到2025年客流量会达到7200万,货流量200万吨,预计投资接近800亿元。
当今的机场所扮演的角色已远不仅仅是航空业的基础设施了,在许多发达国家,重要机场的周边区域已经成为由复合的交通体系、综合性的产业集群所构成的“城区”,现代都市中所拥有的全部功能都可以在机场周围的区域中发现,从而新城航空城或者航空都市去,航空城已经成为了机场及当地航空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
据了解,一个客流量10万人次的普通临空经济区能够直接带来就业岗位1000个,间接就业岗位是2000个,区域性就业岗位1425个。那么按照新机场7200万的客流量推断,北京新空港临空经济区将带动14.4万个区域性就业,10.26万个区域岗位,对周边的就业和产业发展,将形成巨大的带动效应。
北京新空港处于链接北京、天津、雄安三角形的中心位置,运营后,将会通过综合交通体系更好地连接京津冀三地,成为世界交通重要的枢纽,支撑机场群和城市群的发展。最值得一提的是,永清距离北京新空港直线距离15公里,属于新空港临空经济区之一,且为承接非首都智慧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届时,依托永清目前建成以及规划在建的高铁、高速、机场轻轨等多维的交通体系,空港城市群间的经济联动效应也将有望呈现出几何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