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用共享理念运营一座写字楼 这家地产商搞了个大新闻

2018-06-13

昨日一场大雨,冲走北京多日雾霾,带来一片最美晚霞。雨过天晴的感受很棒,但大雨来时,对于出门不带伞的小伙伴们来说,那体验也是醉人。不过没关系,继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之后,共享雨伞已被资本市场盯上,估计用不了多少时日,咱们雨天出门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不带伞了。

  如今,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人来说,如果没点儿“共享”思维,那确实是有点儿out了。但现下的共享经济,越来越接近传统的租赁,可能已经脱离了其最初的本意:作为某件物品的所有人,通过让渡其在某个时段的使用权来提高物品的使用频次,来获取租金收益。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们更像是披着“共享”外衣的设备租赁商。

  于是有很多人开始质疑这些B2C模式的“伪共享”,与之对应的,那些C2C模式的“真共享”,却都因为交易成本太高无人买单而纷纷挂掉,比如共享电钻。C2C模式有其巨大局限性,很少有人会在你需要电钻的时候,恰好有时间,并且愿意开上半个小时的车去雪中送炭。

  在B2C的生意中,用户获得的租赁服务可以突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互联网平台化的发展更使得这种服务对接需求的效率大大提升。可以说,能否高效对接用户需求、提供人性化使用场景、进而通过链接形成社群效应,是“共享经济”有别于“传统租赁”的主要特征。

  眼下,无论对于哪种租赁生意而言,“共享”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在办公领域,对于一个几千平的共享空间,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但用“共享”思维来运营一座写字楼,在业内恐怕还未有先例。

  中粮,这一次开行业之先河,在北京中粮广场,以共享理念,开展了一场有关城市更新、重塑办公格局的探索。

 

  没有一个好的物理空间,就很难在空间里创造好的内容。

  为了重构中粮广场物理空间,我们邀请了KOKAISTUDIOS一起来头脑风暴。KOKAISTUDIOS作为操刀外滩18号、华侨城苏河湾、上海K11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的一流设计事务所,对于把握城市肌理和建筑本身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中粮和KOKAISTUDIOS一起,把建筑本身置于北京城的历史、中粮所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以及时代变革中去,来打造这个巨大的办公空间。

  比如,我们将紫禁城的语言符号和同构关系融入到中粮广场的设计中,建立“A座大堂--C座中庭--B座次入口”由北至南“起--承--转--合”的空间组合与变化,对现有的室内空间整合重构,强调结构关系。

  再比如,中庭穹顶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藻井。

 这种对“天圆地方”的格局描述,建立了中粮广场和城市的文脉关系,也实现了建筑本身在空间上的连续性。

  在设计物理空间的同时,对于空间运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一是共享办公是传统办公的颠覆者吗?

  二是共享办公空间内,社交的边界在哪里?

  在回答两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明确共享办公的本质和目标。共享办公,本质上是一种可以降低租赁成本并且获取一定发展资源的办公模式。无论在什么形式下办公,如何低成本获取生产资料和发展资源,如何提高办公效率,都是企业首先要考虑的。

  搞清楚这个问题后,我们不难得出共享办公和传统办公的关系:前者绝对不是后者的颠覆者,二者虽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有着相互融合的基础。

  于是,在中粮广场内部,我们规划了共享办公COFCO FANTASY和传统办公两种办公业态,服务于不同需求的入驻企业。

  只要是空间,就会有边界。我们认为,共享不应是没有边界的共享,共享空间也不应该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的盒子,它应该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核心元素:一是土地、水、空气等环境资源,二是超级物种,三是生态链。

  在这个办公生态系统中,COFCO FANTASY和传统办公空间里的企业就是“超级物种”,我们围绕着他们,去布置环境资源。

  KOKAISTUDIOS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引入阳光,合理布局楼外园林古树和楼内绿植,结合上文中提到的“天圆地方”,无论在视觉上,还是触感上都践行了中粮集团“天地人阳光”的健康理念。这是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空间生活的态度。

  COFCO LIFE是我们依托中粮集团“从田间到餐桌”的强大食品产业链,打造的集有机餐饮、进口超市、生态农场于一体的生活空间,这将为超级物种们供应优质食粮。

除此之外,运动健身空间、SPA生活馆、多功能厅、会议室、母婴室、冥想空间、书吧、水吧等多样性的环境资源,为超级物种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场景。

  关于边界,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和企业对于社交边界的界定是不一样的,一个拥有行业地位的成熟公司和一家正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创公司,他们对于办公空间的要求显然存在巨大差别。

  但二者之间能否发生故事?

  在传统的写字楼或者几千平的共享办公空间里面,这个的确很难,这两类企业不太可能入驻同一空间。但在中粮广场,却有着充分可能。

  我们在布局不同尺度的办公空间和配套时,把不同企业对社交边界的不同需求考虑进去,把不用企业资源的互补可能性考虑进去,这实际上是在保护写字楼空间内物种的多样性,是给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参考和对标的样本,创造优势互补的契机。

  在尊重“边界”的前提下,共享办公和传统办公的融合成为可能,中粮广场所致力打造的企业发展生态链便有了生成基础。加之COFCO LIFE和COFCO FANTASY所提供的生活配套空间,围绕着入驻企业,我们尝试运营一个融合企业发展生态链、健康工作生态链和社群共享生态链的生态系统。

  为了让空间内部的需求得到高效解决,中粮广场研发了智慧空间服务系统,作为这套系统的1.0产品,Coffice管家可以帮助楼内用户在移动端实现办公空间租赁、社区通行、空间预定、活动报名、服务购买、物业保修、投诉建议等。

  Coffice管家已接入或准备整合的服务资源包括中粮广场周边三平方公里的服务资源、中粮集团产业链资源、互联网服务平台资源。对于我们运营商而言,通过Coffice管家收集用户需求,不仅可以针对需求迅速提出解决方案,而且可以在汇集了大量数据之后,分析用户行为。在更加了解空间用户的行为习惯之后,我们将实现更加精准的服务推送,从而达到反哺用户的目的。

 城市更新、共享办公,在这个空间深度运营时代中,有太多的人试图在讲述所谓性感的故事,也有太多的人在描绘自己都看不清的蓝图。

  而中粮,不焦躁、不浮夸,在历时一年多的中粮广场生态改造中,一步一步,走出了自己的态度。

  5月26日,长安街上,北京中粮广场,我们一起见证中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