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发生在宁波保税区“抢货”纠纷因事涉知名电商京东而引人关注。
5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宁波相关部门了解到,5月1日晚,在宁波保税南区招商局物流仓库,京东试图搬走一批跨境保税进口货物时,与物流服务商大田费舍尔发生纠纷,事涉货物价值据京东方面初步估计为2亿元左右。
对此,京东方面在最近的公开声明中指出,“抢货”原因为大田费舍尔公司经营出现严重问题,无法根据和京东全球购的合同继续履行义务,因此回收相关货物。
大田费舍尔则表示,京东方面拖欠着自去年12月以来的近2000万元服务费,扣押货物为不得已而为之。
据记者了解,经过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介入协调,双方已答应重回谈判桌以协商方式处理相关事宜。不过,目前仍未有最新进展公布。
双方同意协调解决
大田费舍尔原为京东全球购仓储物流合作商,2016年初,出于调整全球购发展战略的需要,京东着手自建仓库,并提出终止合同。
5月4日,记者致电大田费舍尔公司负责人张国华,对方表示在京东属意终止合作的同时,却出现了拖欠大田费舍尔方面大量服务费的情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京东几千万的服务费没有收回,另一方面又要支付招商物流仓储费用,在京东停止委托发货后,大田费舍尔公司陷入两面夹击的尴尬处境。
针对大田费舍尔的说法,京东方面在5月3日的公开声明中表示,京东全球购对货物享有所有权,在费舍尔公司已经无法提供服务并且无法保障货物安全的情况下,为防止损害扩大并保障消费者订单的正常完成,5月1日京东全球购对货物进行搬离。
京东方面认为,由于费舍尔公司内部管理层纠纷,导致其公司经营出现严重问题,费舍尔公司无法根据和京东全球购的合同继续履行义务,无法进行货物的入库、发货等。并且,经过京东全球购给予的观察及整改期,费舍尔公司仍无法恢复运营。
“在5月1日事件发生之前,所有京东方面的质疑和提议都可以通过谈判形式解决。”张国华表示,自己并不否认一些质疑,如果京东方面提出相关赔偿要求均可以兑付,但库存经过京东“抢货”事件发酵,公司经不起两空局面的折腾,“一旦走法律途径,漫长的诉讼程序走下来,公司几乎肯定破产,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记者从宁波保税区了解到,京东和服务商双方在宁波保税区的协调下进行了交流。目前双方同意回去就这两个问题好好协商,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费用,另外货物暂时不动。交流的焦点主要两个:一是服务费用问题;二是目前货物处置问题。
不过,张国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京东方面并未与大田费舍尔方面进行正式协商,“还有待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
至于目前纠纷协商进展如何,保税区宣教科人士表示,保税区方面只负责说服协商,具体的如何处理由双方公司谈判,保税区方面不加干涉。
截至发稿前,京东方面未对本次事件进行回复。